戒殺放生故事

戒殺放生故事

《一口咬死》

  江蘇嘉定縣南翔鎮居民蔡六,以殺狗為業,平生殺狗,不計其數。

  清干末年春天,將近黃昏時,又宰殺一狗,放入大缸,用熱水浸濕拔毛時,狗忽然凶猛地直立而起。狠狠地咬住蔡六的手臂不放,蔡六疼痛難忍,僕倒在地,呼號慘叫不止,在旁的人見狀,用木棒擊狗,可是狗齒堅利,猶如金屬鑄成,無法松開,直到蔡六斷氣,狗才罷休。

《人何牛首》

  四鄉筆記上記載:清道光初年,五都地方葉某,以宰牛為業,平生殺牛無算。

  有一天,突然暴病而死,次日又蘇醒過來,臀部皮肉呈現青腫,大聲呼叫疼痛。忽然起床,跛腳顛僕不穩,走出門去,妻女勸止不聽。

  葉某走到村中市場,便向人喋喋不休地說:「閻王命我來苦勸世人,千萬不要像我一樣,作惡多端,冥府刑罰嚴酷,不比陽世……」話未說完,便嗚咽落淚。這樣沿門擇優戶,勸告完畢,便跛著腳,慢慢走回家。

  女兒在門外等候,遠遠望見父親,驚奇地呼喚母親說:「爹回來了!怎麼變成人身牛頭呢?」母親诃斥她不要胡說,走出觀看,葉某已回到門口,仍然變回人頭,一聲不響地入門上床躺下,不久就氣絕死了。這就是殺牛的現實報應。

《十一世牛》

  因果實錄上記載:河南省歸德地方的醫師尹某,好吃牛肉,每到病人家中診病,請他吃飯時,若見桌上沒有牛肉,便以為不夠誠意,就會抱怨不吃而去。

  有一天突然死去,神識到了冥罕,遇見同裡殺牛屠夫,跪在堂下,正接受閻羅王的審問。屠夫見醫師尹某來到,便指著說:「他不吃,我不殺。」尹某跪在地上,對答說:「他不殺,我不吃」雙方為了卸責,爭辯不止。

  閻羅王聽了,大怒說:「牛竭力勞苦,代人耕田,養活人命,你們不但不知感恩,竟然忍心殺牠吃牠。至於吃牛肉與殺害牛命,罪孽相等,你們知道多吃必然多殺,少吃便少殺,不吃便不殺,互相關連的道理嗎?殺牛者心地殘忍,手段毒辣,即刻罰入地獄受報。尹某在陽世好吃牛肉,而且曾經誤用藥物,殺死十一人,罰你十一世為牛,以償十一條人命。」

  此段事跡,是湖北省孝感縣杜嗣麟先生,神識入冥間所見,還陽後述說。事情發生在清仁宗喜慶末年。

《三月哀號》

  江蘇嘉定縣南翔鎮,罔南居民曹升元,好吃狗肉,經常宰殺烹煮。

  有一天,將狗浸在盆裡,正要分割時。狗突然從盆中躍出盆面約一尺多高,對准曹升元的頸部,狠狠地咬了一口,鮮血淋漓,曹痛得幾將暈倒過去。

  後來因此傷口逐漸腐爛,延醫敷治,毫無起色,晝夜疼痛哀號,如此拖延了三個月才死。

《大樹仙人護棲懷鳥》

  古時有一仙人,在深山修道,時常靜坐在一棵大樹下。摒除雜念,修習禅定。是時,正值冬天,氣候非常寒冷,時近黃昏,有一只饑寒小鳥飛來,就棲息在仙人懷中,希望獲得一些溫暖能延續牠的生命,仙人惟恐驚動鳥兒,因此盤膝打坐,身體不敢搖動,讓鳥兒無憂無懼安處懷中,等到翌日小鳥飛往別處棲止,仙人才出定。慈悲愛護動物的心懷,竟然到了如此程度。

《大鼋》

  唐益庵說:「清鹹豐癸丑年,台灣匪徒作亂,我幫助徐樹人觀察使及裕子厚太守,操演籌劃軍務。後來叛逆首領被擒後,南北路便次第平定。當我整軍第船返回時,「小刀會」匪徒,又在漳廈倡亂。捨弟唐升庵,以福建上杭縣知縣身份,隨從瑞促、文賓都轉運使,率兵平討廈門,我時刻都在擔憂捨弟的安危。

  有一天,適巧有轎夫四人,抬一只大鼋出售,先到經歷廳,要求售價洋銀四元,經歷官張君,要給半價,轎夫不允,又抬到我住所,我剛巧外出,內子出價如張君,轎夫抬起要走。這時,鼋突然淚下涔涔,鼋體忽然變重,好像不願離開,內子憐憫,便照原價購買。

  次日,雇一小舟,選命誠實可靠的方姓僕人,載到海口放生,鼋體似乎又忽然變得很輕,兩人便可抬走。

  這時,我便向鼋默祝道:『你固然是有靈性的動物,捨弟現在在瑞仲、文賓都轉運使軍隊前,但望你能為我帶來一信,庶幾不負我買我放生的心意』。當時是九月八日,到了海口投入海浪中,鼋再三回顧,好像表示感謝的情狀,然後消失於巨浪中。經過一月,忽然接到捨弟書信,信上正是九月九日發出的。

  由此可見,氣度高超的甲殼動物,雖是愚蠢物類,然而其形體巨大,其性也靈。起初大鼋落淚,是因怕死乞憐,接著體重減輕,是因欣獲生機,使人便於抬走。一張家書,而時日正巧相合,而且沿途不受阻擾。那知不是鼋受我默祝,暗中助佑所致,比起古人雁帛傳言,豈不是更為奇異?因此記述於此,以廣勸世人,多行放生。

《子產畜魚》

  春秋時代鄭國賢大夫,公孫僑,字子產。心地仁厚,孔子稱贊他:「有仁愛之德古遺風,敬事長上,體恤百姓。」當時列國橫爭侵擾,而鄭國能以保持內政穩定,民生安樂,首賴子產輔政有功。

  每當有人贈送活魚給子產,子產從來不忍心,以享口腹,而使活生生的魚受鼎俎烹割痛苦,總是命人把魚畜養在池塘裡,眼見魚兒悠游水中,浮沉其間,子產心胸暢適,不禁感歎地說:「得其所哉,得其所哉!」由此可見子產的仁德普及物類,不只是民吾同胞,事實已擴大到物類了。

  觀察以上事跡,可知愛惜物命,放生善舉,並不只佛教提倡,儒家聖賢君子,也是遵守奉行的。

《仁慈救劫》

  嚴紹庭述說:「明朝時,有位王居士,前往拜見小洞天尊者,叩問道:『世界遍地,盜賊猖狂,戰爭擾擾,億萬生民,遭此浩大災禍,惟願吾師慈悲,垂下金臂拯救。』尊者道:『惟有戒殺放生,方要免遭浩劫。』」

  按:近年以來,全球戰爭不息,饑荒災疫,水火盜賊,各種天災人禍,相繼而來,推究原因,實由一切眾生殺業所召,並非天地神鬼所降,故特錄此兩則事跡,警告世人,倘若一人能戒、殺,便有一人免遭災禍,一家戒殺就能一家免遭災禍,推廣而至一村、一縣、一郡、一省、一國莫不如此。

  世人往往說:「天心尚未厭惡禍亂」不知其實是人心自己,尚未厭惡災亂。如果真正厭惡災亂,能立誓戒殺並兼行放生,那麼雖然踐臨在危難境地,出入於刀兵之中,生逢饑荒災疫的年景,終究不能損傷他一毛一發。只要能深信力行,其功效迅速,如影隨形,如響應聲。古今善惡報應,昭昭分明,感應事跡,歷歷在目,還有什麼使你疑惑不決的呢?